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查看: 3066|回复: 0

[江苏] 2018年如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9-3-11 08:54
  • 签到天数: 9 天

    [LV.3]偶尔看看II

    1575

    主题

    1584

    帖子

    1万

    积分

    版主

    Rank: 7Rank: 7Rank: 7

    积分
    18712
    发表于 2020-1-16 14:59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本帖最后由 yeweiliang 于 2020-1-16 15:20 编辑

    2018年如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    如皋市统计局

    2018年,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紧扣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”的目标定位,践行新发展理念,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。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转型升级稳步推进,经济结构持续优化。

    综合

   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4.17万人,其中,城镇人口达到74.03万人,城镇化率59.6%,比上年提高0.7个百分点。年末户籍人口141.97万人,比上年减少0.58万人。全市人口出生率7.83‰,人口死亡率9.04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-1.21‰。

    2018年末人口数及构成

    指 标
    年末数(万人)
    比重(%)
    年末常住人口97.85
    城镇人口57.5558.81
    农村人口40.341.19
    年末户籍人口102.08
    #0-17岁9.99.7
    18-34岁17.2616.91
    35-59岁40.0839.26
    60岁及以上34.8434.13
    #男性人口50.1449.11
    女性人口51.9550.89


  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.3,即物价总水平比上年增长2.3%,与南通、省涨幅持平,比全国高0.2个百分点。其中,食品烟酒类价格略有下降,其它均有不同程度上涨。经南通市统计局评估反馈,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.48亿元,可比价增长7.3%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031元,增长7.7%。第一产业增加值69.39亿元,增长2.9%;第二产业增加值534.36亿元,增长8.8%,其中工业增加值447.12亿元,增长8.7%;第三产业增加值516.73亿元,增长6.2%。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6.2:47.7:46.1,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.5个百分点。

    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涨跌构成

    类别
    比上年增长(%)
    对总指数的影响(增减百分点)
    食品烟酒-0.5-0.13
    衣着0.80.05
    居住5.41.17
    生活用品及服务1.50.09
    交通和通信50.68
    教育文化和娱乐1.70.2
    医疗保健1.60.15
    其他用品和服务30.07


   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.57亿元,增长3.2%。其中,农业产值65.57亿元,增长4.8%;林业产值0.25亿元,增长8.0%;牧业产值39.07亿元,增长5.3%;渔业产值7.12亿元,增长6.6%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.56亿元,增长8.6%。二、农 业

   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1.46千公顷,比上年减少4.19千公顷;油料种植面积8.14千公顷,比上年减少0.62千公顷;蔬菜种植面积21.57千公顷,比上年增加0.79千公顷。全年粮食产量68.17万吨,下降2.4%;油料产量2.36万吨,下降5.8%;蔬菜产量76.46万吨,增长4.1%。

   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

    指标名称

    计量单位

    产量

    比上年增长%

    粮 食

    油 料

    生猪年末存栏数

    生猪出栏数

    羊年末存栏数

    羊出栏数

    家禽年末存栏数

    家禽出栏数

    禽 蛋

    水产品

    万吨

    万吨

    万头

    万头

    万头

    万头

    万只

    万只

    万吨

    万吨

    67.26

    2.36

    64.53

    105.74

    21.32

    42.54

    900

    2476.55

    4.84

    2.59

    -3.6

    -5.8

    -7.0

    -0.3

    -9.7

    -14.0

    -0.2

    8.0

    5

    -3.4


   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7.54万千瓦; 拥有拖拉机8879台,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152台;拥有谷物联合收割机2471台;全市农机化投入21102万元,其中用于农业机械购置的达9496万元;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(折纯)2.96万吨。

    • 工业和建筑业

      年末,全市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870家,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73.46亿元,增长14.1%;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14.69亿元,增长23.8%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.9%;新兴产业产值557.92亿元,增长17.9%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1.5%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751.06亿元,增长13.8%;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10.42亿元,增长22.5%;工业产品销售率98.9%。2018年末全部工业应税销售1423.22亿元(含一般纳税人、小规模纳税人、供电公司),增长24.6%,全部工业实缴税金41.59亿元,增长3.8%。规模工业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如下:

      规模工业部分工业产品产量



    单位

    全年产量

    累计±%

    橡胶轮胎外胎

    2746781

    10.0

    民用钢质船舶

    万载重吨

    6.15

    -70.0

    钢球

    万粒

    631005

    -9.1

    新能源汽车

    8160

    -52.7

    锻压设备

    702

    -4.1

    高压电器

    50676

    170.4

    半导体分立器件

    万只

    581751

    -11.2

    65951

    -3.6

    万米

    33498

    2.6

    服装

    万件

    9819

    -18.6

    玻璃纤维纱

    18950

    4.6

    饮料酒

    12252

    -3.8


  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0.64万吨标准煤,下降5.6%;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.0511吨标准煤,下降17.2%。重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1.51万吨标准煤,下降6.8%,万元产值能耗0.0472吨标准煤,下降20.8%;轻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9.13万吨标准煤,下降2.9%,万元产值能耗0.0617吨标准煤,下降7.7%。十大行业能源消耗情况

    行业

    综合能源消费量

    (万吨标准煤)

    单位产值能耗

    (吨标准煤/万元)

    单位产值能耗

    比上年增减(%)

    纺织服装业

    2.70

    0.0283

    -9.6

  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

    19.28

    0.0526

    -37.5

    纺织业

    11.31

    0.1421

    -1.3

  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

    0.41

    0.0336

    0.6

  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

    5.67

    0.1067

    -22.3

    通信设备、计算机设备业

    1.80

    0.0104

    -40.  4

    通用设备制造业

    3.06

    0.0342

    -24.0

  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

    8.71

    0.0738

    53.4

  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

    3.87

    0.0192

    -12.6

    汽车制造业

    2.40

    0.0245

    -7.0

    铁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及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

    2.28

    0.0493

    33.7

    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47.05亿元,增长12.9%。建筑队伍人数24.51万人,遍布全国30个省(区、市)、1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.81万人;年末境外劳务人员近千人。全年建筑企业承建施工面积1.61亿平方米,增长21.0%。全年建筑企业获参建鲁班奖1个、国优奖6个。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晋升特级资质,全市拥有特级资质建筑企业达4家。全市一、二、三级资质建筑企业分别达到31家、122家和122家。全市注册一级建造师978人,二级建造师2478人。

    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
   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.82亿元,增长8.5%。其中,工业投资237.98亿元,增长8.6%;服务业投资162.84亿元,增长9.2%。

   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0.01亿元,增长10.2%;房屋施工面积669.21万平方米,增长27.8%,其中,住宅施工面积453.55万平方米,增长28.3%;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56.62万平方米,下降15.2%,商品房屋销售额110.58亿元,增长4.2%。

    五、国内贸易

   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.27亿元,增长9.2%。分城乡看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5.15亿元,增长9.6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9.12亿元,增长8.6%。分行业看,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58.01亿元,增长9.1%;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6.26亿元,增长10.5%。

   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分类情况

    指 标

    零售额(亿元)

    比上年增长(%)

    粮油、食品类

    饮料类

    烟酒类

    9.93

    1.29

    3.01

    3.3

    11.2

    8.8

    服装鞋帽、针、纺织品类

    7.87

    6.5

    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

    8.26

    -0.3

    汽车类

    39.32

    -3.1

    石油及制品类

    29.35

    29.3

    家具类

    1.02

    6.6

    日用品类

    4.72

    -33.3

    化妆品类

    1.78

    7.8

    金银珠宝类

    2.36

    -2.8

    书报杂志类

    1.47

    -8.3

    年末,全市拥有亿元市场11个,亿元市场年成交额130.53亿元,同比增长1.3%。

    六、开放型经济

    全年新批外资投资项目26个,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15个,超3000万美元项目4个,超亿美元项目2个。全年完成工商注册外资2.75亿美元,下降59.3%;实际到账外资4.57亿美元,增长36.4%;对外贸易稳中向好。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244.72亿元,增长15.1%。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99.24亿元,增长17.7%。出口贸易总值中,机电产品出口51.29亿元,增长22.5%;纺织品出口32.42亿元,增长16.7%;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.82亿元,增长23.2%。出口超亿元企业达到25家。

    进出口贸易主要方式分类情况

    指 标

    总量(亿元)

    比上年增长(%)

    进出口总值

    244.72

    15.1

    出口

    199.24

    17.7

    其中:一般贸易

    157.88

    21.9

    加工贸易

    40.21

    1.4

    进口

    45.49

    5.0

    其中:一般贸易

    29.84

    5.8

    加工贸易

    12.24

    2.6

    进出口贸易主要市场情况


    国家和地区

    出口总值

    (万元)

    比上年增长

    (%)

    进口总值

    (万元)

    比上年增长

    (%)

    印  度

    42059

    40.1

    1797

    -32.5

    日 本

    238253

    21.8

    41477

    18.8

    泰  国

    95870

    20

    1425

    -42

    比利时

    26354

    8.4

    434

    -78.5

    英  国

    58030

    12.6

    8676

    7.7

    德  国

    63966

    -11.5

    7764

    -39.3

    法  国

    34521

    7.3

    21079

    -12.7

    意大利

    32056

    50.4

    4141

    6.3

    荷  兰

    53251

    3.6

    9554

    33.3

    西班牙

    49327

    54.2

    6496

    -43.3

    俄罗斯

    19997

    -3

    717

    286

    巴  西

    46508

    25

    1600

    642.7

    美  国

    445752

    24.6

    58470

    43.9

    澳大利亚

    32177

    13.9

    615

    -1.7

    东盟组织

    270901

    7.9

    119119

    -24.7

    欧盟组织

    417791

    11.7

    67910

    -5.4

    七、交通和电力

    全年交通运输、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52.99亿元,增长4.0%。全年公路客运量453万人次,旅客周转量37699万人公里;公路货运量2544万吨,货物周转量404478万吨公里;水路货运量688万吨公里,货物周转量533711万吨公里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00万吨。完成交通设施投入14.67亿元,完成农村等级公路提档升级190公里、通居公路200公里,改造危桥20座,新建镇村客运站亭12座。城乡客运协调发展,公交系统日臻完善,万人公交拥有量达7.34标台。

    全社会用电量60.32亿千瓦时,增长11.2%,其中,农业用电量9752万千瓦时,增长6.1%;工业用电量40.32亿千瓦时,增长11.9%;建筑业用电量0.54亿千瓦时,增长6.7%;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.18亿千瓦时,增长8.2%。

    八、财政和金融

   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9.43亿元,增长17.5%,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.01亿元,下降1.8%。全年财政总支出167.93亿元,增长13.2%,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.77亿元,增长-1.6%。

    年末,金融系统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92.72亿元,增长2.8%,其中,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5.11亿元,增长2.7%。金融系统贷款余额883.68亿元,增长14.3%。其中,短期贷款余额349.08亿元,增长16.9%;中长期贷款余额493.18亿元,增长12.2%。

    九、科学技术和教育

    全年申请专利6776件,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0件;专利授权量3707件,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49件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.6件。全年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580项,获得立项146项,获各级扶持资金2300万元。全年有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及省市科技进步奖,其中国家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2项,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3项。全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、省研究生工作站1家。

   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3所,在校学生48756人;职业中学2所,在校学生9636人;小学53所,在校学生63849人;幼儿园78所,在园儿童32062人。年末,教职工总人数12773人,其中专任教师11023人。

    十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
    全市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068家,从业人员6万人。年末累计建成农村乡镇文化站14家,“农家书屋”、“社区书屋”345家。拥有公共图书馆2家、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7家、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,其中,全国重点、省级、南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2处、6处和2处。分别拥有国家级、省级、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、 10项和28项。

    广播人口、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100%。年末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9.13万户,占总户数的81.5%。

    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57个,其中,公立医院5个,非营利性民营医院56个,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16个,门诊部13个,村卫生室(社区卫生服务站)361个,个体诊所、厂校医务室79个。全市医院共有床位6849张,每1000位常住人口拥有床位5.48张;有执业(助理)医师3087人,每1000位常住人口拥有执业(助理)医师2.57人;注册护士2541人,每1000位常住人口拥有注册护士2.03人。全市有卫技人员6776人、乡村医生291人。2018年,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723元,全市共有99.22万人参保,统计参保率保持100%。基金总量达7.22亿元。全市共有135896人次住院对象进行了一站式报销,共计发生医疗费用127659万元,统筹基金补助55090万元,大病保险补助7363万元。低收入保障人员、特困供养人员、孤儿、重点优抚对象、60年度精减职工等人群8711人次实时进行了医疗救助共计支付1426万元。

    全年分别成功承办国际、全国、省级体育赛事各2项、20项和4项。全市新增晨晚练健身点96个。体育彩票年销售额达17063万元。

    十一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
    城乡居民抽样调查数据显示,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55元,增长8.4%;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3825元,增长5.0%。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8.8平方米。

   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

    指 标

    人均消费支出(元)

    增长(%)

    食品烟酒

    6636

    2.6

    衣  着

    1783

    3.4

    居  住

    4317

    6.9

    生活用品及服务

    1420

    6.1

    交通通信

    2937

    7.9

    教育文化娱乐

    4317

    1.7

    医疗保健

    1739

    12.7

    其他用品和服务

    676

    10.3

    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

    消费品名称

    计量单位

    拥有量

    比上年增长(%)

    洗衣机

    116

    -7.9

    电冰箱

    143

    3.6

    彩色电视机

    231

    -1.7

    空调器

    249

    11.7

    固定电话

    50

    -40.5

    移动电话

    305

    -5.6

    家用电脑

    75

    -28.6

    家用汽车

    91

    -4.2

   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6元,增长9.2%;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741元,增长8.0%。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4.8平方米。

   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

    指 标

    人均消费支出(元)

    比上年增长(%)

    食品烟酒

    4378

    5.9

    衣  着

    830

    6.7

    居  住

    2513

    11.6

    生活用品及服务

    918

    8.5

    交通通信

    1997

    13.4

    教育文教娱乐

    2558

    2.4

    医疗保健

    1199

    12.7

    其他用品和服务

    348

    10.5

    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

    消费品名称

    计量单位

    拥有量

    比上年增长(%)

    彩色电视机

    193

    -13.5

    电冰箱

    136

    8.8

    摩托车

    32

    -58.4

    固定电话机

    72

    -6.5

    移动电话

    283

    -8.7

    家用计算机

    41

    -50.6

    空调机

    183

    0.5

    热水器

    120

    -16.7

    家庭汽车

    69

    -10.4

   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31家,总床位数12299张;年末全市农村拥有敬老院14家,床位4884张。在全市农村5214名五保对象中,有1172人实行了集中供养。全年婚姻登记10083对。

    年末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71495人,比上年增加 9567人;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4232人,比上年增加7624人。

    十二、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

    全年累计完成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投入10.31亿元。全年新开房地产228万平方米,竣工147万平方米;全年新增道路1.94公里,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47.35万平方米,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.4%;共有道路灯具3.80万盏,城市亮化率 99.0%;建成区新增燃气管道65.7公里,新增用户0.69万户,年供气量达17131万立方米;全年新增自来水管网46.45公里,自来水日供水能力40万吨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%。

    全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为:二氧化硫0.014毫克/立方米,二氧化氮0.036毫克/立方米,可吸入颗粒物(PM10)0.066毫克/立方米,可吸入颗粒物(PM2.5)0.040毫克/立方米。全年空气污染指数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达274天,占全年天数的75.5%。全市主要河流水质基本符合相应功能区水质标准,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%。区域环境噪声白天平均等效声级为48.9分贝、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1.8分贝,交通干线噪声白天加权平均等效声级为60.4分贝、夜间加权平均等效声级为54.7分贝,符合国家环境噪声质量标准。

    注:1、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,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。

      2、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
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客服中心
    关闭
    在线时间:
    周一~周五
    9:00-18:00
    联系电话:
    010-63691786
    在线咨询
    客服中心

    Powered by quyushuju X3.4 Licensed© 2008-2018 quyushuju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