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查看: 3372|回复: 0

[山西] 2018年沁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9-3-11 08:54
  • 签到天数: 9 天

    [LV.3]偶尔看看II

    1575

    主题

    1584

    帖子

    1万

    积分

    版主

    Rank: 7Rank: 7Rank: 7

    积分
    18712
    发表于 2020-1-7 11:40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本帖最后由 yeweiliang 于 2020-1-7 13:50 编辑

    2018年沁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    沁 水 县 统 计 局
    (2019年4月12日)

           2018年,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,以及经济下行和环保倒逼双重压力,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,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、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县委“一个统领、三五支撑”总思路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,深入实施改革创新、转型升级战略,采取有效措施促转型、惠民生、强保障,全县经济呈现稳中向好、结构优化、动力增强、效益提升、民生改善的特征和态势,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
           一、综  合

           初步核算,全年全县生产总值228.7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6.2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8.0亿元,增长3.1%;第二产业增加值162.8亿元,增长6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57.9亿元,增长6.4%。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.3:69.7:27.0调整为3.5:71.2:25.3。第三产业中,金融业增加值7.6亿元,增长1.8%;交通运输、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1.6亿元,增长5.4%;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.1亿元,增长3.8%;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.3亿元,增长4.9%;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.7亿元,增长5.2%。按常住人口计算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5348元,按2018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5920美元。

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0.0亿元,增长38.2%。其中,增值税6.3亿元,增长34.8%;企业所得税2.1亿元,增长178.0%;个人所得税0.2亿元,增长18.2%;资源税2.2亿元,增长20.1%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.5亿元,增长29.6%。其中,税收收入13.2亿元,增长27.0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.1亿元,增长17.1%。其中,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3.6%,教育支出下降0.3%,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11.5%,交通运输支出增长40.1%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6.0%,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.5%,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0.8%,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4.5%。

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217人。转移农村劳动力4301人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.3%。

           二、农  业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44065.5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4.5%。其中,种植业总产值70114.3万元,增长2.8%;林业总产值7389万元,增长6.3%;牧业总产值61566.5万元,增长6.1%;渔业总产值2160万元,增长4.2%;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835.7万元,增长5.9%。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91494亩,增长1.8%。其中,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4675亩,增长0.2%。粮食作物中,小麦播种面积24496.5亩,下降7.3%;玉米播种面积286221亩,增长2.1%。粮食总产量133760吨,增长5.1%。其中,小麦产量5881.2吨,减产8.2%;玉米产量120919.2吨,增长7.4%。粮食亩产量377公斤,增长4.8%。年末全县设施农业大棚2174个,同比增加201个,增长10.2%。其中蔬菜播种面积2637亩,下降0.2%,产量9901.6吨,增长10.5%;食用菌产量1893.9吨,增长73.7%。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152头,增长56.7%。猪存栏55806头,增长18.0%;牛存栏1992头,下降13.2%;羊存栏134376只,下降21.9%;禽存栏2455666只,增长25.2%;羊群饲养量312466只,下降15.5%;肉类总产量22700.2吨,增长26.4%;禽蛋产量3765吨,下降9.9%;蚕茧产量482.5吨,下降4.4%。

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04542千瓦,下降3.9%。机械耕地面积19340公顷,下降7.8%;机械播种面积15670公顷,下降6.7%;机械收获面积13706公顷,下降7.1%。全县农机服务收入5020万元,下降0.2%。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全县义务植树70万株;营造林14778.75亩;连翘灌木林提质增效综合改培2000亩;核桃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综合管理8000亩;新发展油用牡丹等特色经济林1500余亩;改善人居环境村庄绿化4个。

           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 ,共完成增加值143.0亿元,增长6.1%;其中,煤炭行业增加值84.5亿元,增长2.4%;煤层气行业增加值44.2亿元,增长1.5%。共完成总产值306.9亿元,增长26.5%;实现利税125.4亿元,增长47.7%;其中煤炭行业总产值185.8亿元,增长24.7%;实现利税90.7亿元,增长35.7%;煤层气行业总产值72.1亿元,增长17.3%;实现利税31.2亿元,增长104.3%;共完成销售产值292.1亿元,增长21.1%;实现利润82.0亿元,增长70.6%;税金总额43.3亿元,增长17.8%。







          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5.28万吨标准煤,增长8.32%;规上工业单位总产值能耗为0.44吨标准煤/万元,下降14.38%;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1.11吨标准煤/万元,增长2.06%;规上工业企业工业用电量204337万千瓦时,增长5.68%。全年全县原煤产量2905.8万吨(包括基建工程煤28.9万吨),增长7.5%;洗煤860.4万吨,增长9.1%;煤层气利用量34.7亿立方,增长7.9%;煤层气液化量76.8万吨,增长0.4%;发电量154920万千瓦时,增长4.9%;焦炭18.8万吨,增长11.4%;生铁2.4万吨,下降40.5%;水泥1475吨,增长7275.0%。

           全年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71.1亿元,增长7.2%;出口产品交货值3133万元,下降21.2%;实现营业收入144.7亿元,增长7.6%;利润总额34.6亿元,增长3.1%;上交税金15.0亿元,增长11.1%。其中,民营工业总产值108.8亿元,增长5.3%;民营工业增加值51.5亿元,增长4.5%。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1家,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.64亿元,增长16.3%;其中,建筑工程、安装工程和其他工程分别完成1.23亿元、0.31亿元和0.09亿元。签订合同额1.87亿元,下降0.5%;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.69亿元,下降0.59%。建筑施工面积达到4.94万平方米,下降1.2%;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完成4.19万平方米, 增长10.3%;房屋竣工价值完成0.63亿元,增长8.62%。

           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.5亿元,增长10.3%。其中,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4.0亿元,增长65.8%;民间投资21.7亿元,下降34.1%。



          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,第一产业投资1.7亿元,下降86.5%;第二产业投资40.1亿元,增长61.9%;第三产业投资20.8亿元,增长5.8%。在第二产业中,工业行业投资40.1亿元,增长61.9%。

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131411万元,下降15.4%。实际完成投资25270万元,下降35.9%。按工程用途分,住宅投资20040万元,下降38.1%;办公楼投资18万元,下降88.0%;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873万元,下降8.2%;其它投资339万元,下降78.6%。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95992平方米,增长16.7%。全年全县在库项目147个。其中,5000万元以上项目53个,计划总投资313.7亿元,本年完成投资49.0亿元,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8.3%。

           五、市场贸易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.5亿元,增长9.8%。其中,城镇消费15.8亿元,增长9.9%;乡村消费10.7亿元,增长9.8%。分行业看,批发业零售额4.3亿元,增长37.4%;零售业零售额17.5亿元,增长7.5%;住宿业零售额0.8亿元,下降15.0%;餐饮业零售额3.9亿元,增长3.1%。







      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,通讯器材类、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、文化办公用品类和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分别实现零售额225.5万元、10657.6万元、77.8万元和973.9万元,同比分别增长1.5%、9.4%、26.3%和67.8%;服装鞋帽纺织品类、化妆品类、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和汽车类分别实现零售额2546.0万元、302.6万元、741.3万元和322.3万元,同比分别下降7.4%、13.1%、0.7%和17.4%。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全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3个,总投资259.02亿元,完成市目标的119.9%;开工项目24个,总投资106.22亿元,其中当年签约当年开工23个,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为43.40%;当年签约项目到位资金13.35亿元。

           六、交通、邮电和通讯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41.2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77.3公里;共有载货汽车1540辆,其中,普通载货汽车载重量13906吨位;共有公路干线3条126.8公里,公路支线71条854.8公里,桥梁229座33330.5米;全年公路养护里程1541.2公里。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邮政局(所)20处,邮政路线44条,邮政单程总长度1127.5公里。全年共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03.6万元,比上年减少282.7万元,下降14.2%;其中,国内函件38.9万件,特快专递30.1万件,订销报纸464.9万份,订销杂志13.2万份。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共有通讯基站数1391座,其中,新联通公司508座,移动公司729座,电信股份有限公司154座。移动电话客户236383 户,比上年增加26785户,增长12.8%;其中,4G客户153515户,比上年增加25031户,增长19.5%;互联网客户62288户,比上年增加2436户,增长4.1%。全年共完成通信业务总量13987.6万元,比上年增加333.6万元,增长2.4%。

           七、金融和保险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27.1亿元,较年初增加9.9亿元,增长8.4%;其中,年末住户存款余额达80.5亿元,较年初增加6.2亿元,增长8.3%;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47.1亿元,较年初减少3.2亿元,下降6.4%。



           八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
           全年保险行业实现业务总收入9240万元,下降12.0%。其中,财产保险业务收入2515万元,增长9.2%;人身保险业务收入6725万元,下降17.9%。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311万元,增长10.3%。其中,财产险赔款971万元,增长22.3%;人身险赔款及给付1340万元,增长3.0%。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9所,其中,幼儿园26所,小学37所,初中11所,高中3所,职业学校1所,特殊教育学校1所。在校学生21594人,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13865人,在园幼儿3871人。全县参加高考1460人,二本B类以上达线776人,在考生比上年减少472人的情况下,达线率同比提高7.8个百分点。考取985、211大学人数149人,比去年增加24人,其中1人被北大录取。



           对2016年度、2017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自查。下拨市级光伏发电补贴资金297.5万元,补贴项目560项;向省科技厅申报了3项三区“人才”科技人员专项计划,目前三个项目均在实施中;大力开展科普宣传,共展示各类宣传版面30块,发放各类科技宣传资料20000余份,科技咨询700余人次,开放科普基地2个,为我县创新驱动、高质量转型发展营造良好氛围。

           九、文化体育、广播电视和卫生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共有群众文化馆1个,公共图书馆1个,文史博物馆1个,宣传文化中心1个,老年活动中心1个,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,全民健身中心1个,县级剧团1个,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个,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;全县共有农村电影放映队11支,业余文艺演出团体4家;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,省级项目8项,市级18项,县级55项。

           全年文化扶贫下乡演出17场,“新时代太行文艺轻骑兵送文化下乡”15场,讲习快车文艺演出6场,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904场,文化低保戏演出125场,免费送戏下乡30场;组织开展了春节、元宵节期间传统民间文艺展演、彩车巡游、民间吹打乐擂台赛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、小剧小品小戏展演等“两节”社会文化活动;举办了第二届山西沁水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开闭幕式和“如画沁水之民俗荟萃”“如画沁水之百花世界”“如画沁水之跑动山水”“如画沁水之声色鼓韵”“如画沁水之最美家乡”七大板块共34项系列活动;举办了第二届半程马拉松赛、城市羽毛球邀请赛、全国职工乒乓球大奖赛、篮球联赛、第四届青少年乒乓球比赛、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山西沁水海选赛五人制足球比赛、中国象棋比赛等如画沁水系列赛事。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共有广播电视台1个,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,调频发射功率4千瓦,广播覆盖率为97%;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,电视发射功率0.6千瓦,电视覆盖率达98.5%;有线电视用户4.8万户,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.4万户;全年制作播发《沁水新闻》244期;电视台在央视发稿2条,省台发稿23条,市台发稿320条,电台在市台播发稿件近300条,进一步扩大了我县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。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49个,医院和卫生院床位740张,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49人,每千人拥有病床3.40张,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.98人。村卫生室覆盖率100%,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100%。

           十、人口和人民生活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02168人,比上年末减少500人,其中城镇人口72352人,乡村人口129816人。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17643人,比上年末增加1031人,其中城镇人口97209人,乡村人口120434人。全年全县出生人口1957人,人口出生率为9.01‰;死亡人口926人,死亡率为4.26‰,自然增长率为4.75‰。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4.76(以女性人口为100)。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0元,增长6.8%;人均消费性支出17772元,增长13.0%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4元,增长8.9%;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279元,增长51.8%。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(即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)分别为20.5%和18.0%,分别比上年下降了4.2和9.8个百分点。



           每百户城镇居民对家用汽车、摩托车、电冰箱(柜)、洗衣机、空调、彩色电视机、移动电话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分别为60辆、36辆、94台、100台、48台、110台、260部;每百户农村居民对家用汽车、摩托车、电冰箱(柜)、洗衣机、空调、彩色电视机、移动电话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分别为22辆、70辆、60台、97台、22台、102台、245部。

           十一、社会保障和民政事务

           全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0355人,共征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3839万元。其中,机关事业单位职工、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分别参保10162人、22914人和117279人,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征缴14112万元、28299万元和1428万元;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3006人,其中城镇职工28419人,城乡居民164587人;征缴保险基金15197万元,其中城镇职工12234万元,城乡居民2963万元;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分别参保18791人、40002人和26146人,保险金分别征缴1241万元、1383万元和668万元.。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共发放基本养老金40386万元,其中为3714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待遇20408万元,为4552名企业离退休职工发放待遇14776万元,为34486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待遇5202万元;共发放医疗保险待遇12972万元,其中为参保职工支付门诊费用、住院费用7545万元,为18125人次城乡居民共结报门诊统筹及住院补偿基金5427万元。

           年末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共2705户3387人,共发放资金1440.73万元。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87户287人,标准由月515元提高到月550元,提标幅度为6.8%,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72.25万元;农村低保对象2518户3100人,标准由年3500元提高到年3960元,提标幅度为13.1%,共发放农村低保金1268.48万元。

           全年下拨救灾资金15万元,救助受灾群众572人。共救助流浪乞讨、困境未成年人员443人次,护送返乡30人次,现在滞站流浪乞讨精神康复治疗13人。源头帮扶建档立卡户困境未成年140余人,发放帮扶爱心包140余份。为14名孤儿社会化发放基本生活费共12.97万元。共办理婚姻登记1961对,补录婚姻登记信息档案21552对。对登记在册的63家社会组织下达了年检通知,参检率为69.8%。

           十二、生态环境、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

           全年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250天,比上年减少62天;全年空气综合质量指数4.65,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;全年列入市级考核的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全部控制在市控目标之内;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%;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工程,涉重金属和涉危险废物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100%。

           全年组织完成了县城城隍庙及周边棚户区改造初设、勘察及部分拆迁工作;梅杏剧院、游泳馆,完成社会资本方招标,正在基础施工;南山城市道路(一期),已经完成10万方土石方工程;小岭公租房市政道路配套,完成路面铺油、管网铺设等工作,达到通车条件;站前路、南外环道路完成部分前期,这些关乎拉大城市框架、提升承载能力的公共服务、城市道路项目均取得重大进展。

           完成了县城梅苑、杏园、小岭三处易地扶贫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;教育园区公租房、桃园小区限价房基本完工,庙沟限价房北区3-9号楼分配入住,南区1-2号楼主体完工;丁香园商品房项目,正在进行地基施工;柳庄花园商品房,年内开工建设;改造梅河、杏河污水管网5公里,新建路建筑外立面完成提升改造,县城210家商铺统一更换门头广告牌匾;杏园排洪渠完成治理;定都供热站投入运行,小岭供热站具备供热条件,新建、改建供气管网11.4公里,完成清洁能源改造2304户,新增燃气用户1800户,新增供热面积35万平方米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           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1起,同比增加3起,上升16.7%,事故死亡11人,同比减少3人,下降21.4%。其中,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0起,死亡10人,道路施工机械伤害事故1起,死亡1人,其它行业领域无安全生产事故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.0481。

    公报注释 :

           1.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。

           2.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。

           3.本公报所列增加、增长、减少、下降均系与上年比较,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年初相比。

           4.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。

           5.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-5000万元项目统计方法为财务支出法,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和房地产项目统计方法为形象进度法。

    资料来源:
          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;民营经济资料来自县中小企业局;重点项目建设资料来自县发展和改革局;招商引资资料来自县招商局;就业、社会保障等资料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;林业相关资料来自县林业局;交通相关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;邮政业务总量、电信业务总量、电话用户、上网人数等通信数据分别来自县邮政局、电信公司、移动公司、联通公司;保险相关资料来自县财产保险公司和县人寿保险公司;金融相关数据来自县人行;教育相关数据、科技项目、专利等数据来自县教育局;艺术表演团体、博物馆、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等数据来自县文化局;广播电视等资料来自县广播电视台;卫生、计生等数据来自县卫计局;低保、五保救助、社会事务管理等资料来自县民政局;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;城镇建设资料来自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局;生态环境资料来自县环境保护局;安全生产资料来自县安监局;其他数据资料均来自县统计局。
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客服中心
    关闭
    在线时间:
    周一~周五
    9:00-18:00
    联系电话:
    010-63691786
    在线咨询
    客服中心

    Powered by quyushuju X3.4 Licensed© 2008-2018 quyushuju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