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查看: 3361|回复: 0

[陕西] 2018年商洛市商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3-3-1 17:41
  • 签到天数: 4 天

    [LV.2]偶尔看看I

    2966

    主题

    2975

    帖子

    2万

    积分

    版主

    Rank: 7Rank: 7Rank: 7

    积分
    20778
    发表于 2019-12-30 16:54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2018年商洛市商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        2018年,全区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全面落实“追赶超越”定位和“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”各项政策措施,瞄准目标定位,抢抓发展机遇,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先行、工业招商建园、农业提质增效、三产服务创新、城镇聚力提升“五大工程”,全区经济继续在上升通道合理区间稳健运行。
      一、综合
      综合实力全区经济保持稳步增长,需求拉动均衡有力,转型升级有序进行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。初步核算,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163.291亿元,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.8%。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:第一产业13.907亿元、第二产业72.065亿元、第三产业77.319亿元。同比增长3.3%、8.8%和7.7%。三次产业构成为8.52:44.13:47.36。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0.3、4.0和3.5个百分点;贡献率分别为一产3.78、二产51.28、三产44.94个百分点。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30202元,同比增长6.2%。
      非公经济2018年全区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91.70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加6.95亿元,占生产总值总量的56.16%,占比较上年度提高0.95个百分点。
      存在问题:经济总量仍然偏小,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;规模工业数量少,大型骨干企业匮乏,区属企业支撑力低;工业产品单一,受市场波动的因素制约较大;农村经济基础薄弱,抗灾害能力差;产业结构不尽合理,农民持续增收空间较小;区域经济实力不强,发展步伐较缓;重大投资项目少,资金到位慢;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仍需提升。“五上企业”纳统缓慢,培育工作亟待加强。
      二、农业
    农村经济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7676万元,同比增长4.4%(可比价),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8775万元,同比增长3.4%。中药材产量达到32608吨,设施大棚2153个,面积达到2583亩。据初步统计,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479个,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,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认证4个。
    据抽样调查,全年粮食产量90416吨、同比增长4.3%。其中,夏粮30830吨,秋粮59586吨。种植烤烟207亩,实现产值87万元。
    类  别   
    产  量  
    增速(%)  
    粮食产量  
    油料产量  
    烤烟产量  
    蔬菜产量  
    食用菌  
    水果总产量  
    90416吨  
    358吨  
    38吨  
    45511吨  
    6560吨  
    5498吨  
    4.3  
    8.2  
    -2.6  
    3.0  
    107.0  
    6.7  
    注:粮食产量(含上年同期)系上级重新评估反馈数据。  
      绿化造林全年完成各类造林42000亩,其中飞播造林4.2万亩。森林覆盖率68.5%。林业生产。核桃、板栗、花椒产量分别为6300吨、1917吨和44吨。
    林业生产情况    
    类 别   
    产 量    
    增速(%)    
    核桃 (吨)    
    6300  
    -49.1  
    板栗(吨)     
    1917  
    95.2  
    花椒(吨)     
    44  
    2.3  
    牧业生产。2018年,群众的养殖积极性基本稳定,牧业生产稳中趋缓。全年畜牧业产值完成45971万元,同比增长(可比价)1.0%。
    畜牧业生产情况  
    类  别  
    产  量  
    增速(%)  
    肉类总产量  
    #猪肉  
    奶类总产量  
    #牛奶  
    禽蛋产量  
    大牲畜年末存栏  
    羊年末存栏  
    猪年末存栏  
    家禽存栏  
    10274吨  
    7300吨  
    1980吨  
    1504吨  
    9206吨  
    4574头  
    16324只  
    60979头  
    112.06万只  
    2.1  
    2.8  
    78.9  
    97.1  
    2.4  
    -3.8  
    0.7  
    1.2  
    2.4  
      农业生产水平全区农用机械总动力104657千瓦;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572.13公顷;化肥施用实物量24593吨,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1152公斤;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696.8公斤/公顷;油料单位面积产量2052.8公斤/公顷。
      电讯事业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视,全年通电话的村250个;通有线电视的村234个。
      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      工业生产2018年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,其中当年新纳4家。完成工业总产值191.30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3.2%。工业产品销售率96.8%,比上年同期降低2个百分点。规上工业增加值39.81亿元,同比增长14.1%。规下工业增加值1.80亿元,增长3.2%。(增加值为快报评估数,其余为年报上报数据,下同)。
    支柱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0.34亿元,占总产值的89.0%。其中,有色金属冶金和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1.38亿元;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.25亿元;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.05亿元;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.66亿元。
   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
      
    产品名称  
    产 量  
    增速(%)  
    商品混凝土  
    1005662立方米  
       21.0  
    太阳能电池  
    1049014千瓦  
    -38.2  
    中成药  
    8379吨  
    22.7  
    硫酸(折100%)  
    267995 吨  
    1.9  
    锌  
    200032吨  
    -5.6  
    水泥  
    270333吨  
    -10.7  
      建筑业辖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2家,其中当年新增企业3家。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.45亿元,同比增长11.6%。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产值38.27亿元,增长3.1%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9.92亿元,按可比价增长1.5%。
      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84.78亿元,增长11.3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9.13万平方米,增长19.9%;房屋竣工面积122.92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20.6%。
      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      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98个,当年新纳统99个,同比增长27.7%和-7.5%。亿元以上项目119个,增长48.8%,当年新纳统亿元项目67个,增长32%。其中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法人单位66个,当年新增30个。
      全社会投资额完成137.4亿元,增长12.9%。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34.3亿元,增长13.3%(民间投资额增长8.2%,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下降3.7%);农村农户投资额3.14亿元。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9.2%。
    投资总额分产业看: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,一二三产业增速分别为415.4%、-26.5%和29.2%。受国家扶贫政策带动,一产投资增长迅猛,二产受国际大环境及市场波动的影响,投资下降,三产保持平稳增长。
    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 
    指  标  名  称  
    增 速(%)  
    总    计  
    13.3  
    (一)农、林、牧、渔业  
    441.8  
    (二)采矿业  
    0  
    (三)制造业  
    -38.4  
    (四)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
    54.8  
    (五)建筑业  
    -100  
    (六)批发和零售业  
    -29.1  
    (七)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  
    -35.4  
    (八)住宿和餐饮业  
    103.1  
    (九)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
    -18.3  
    (十)金融业  
    0  
    (十一)房地产业  
    25  
    (十二)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
    254.7  
    (十三)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
    -100  
    (十四)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
    60.9  
    (十五)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
    0  
    (十六)教育  
    -34.8  
    (十七)卫生和社会工作  
    188.5  
    (十八)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 
    77.2  
    (十九)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
    -79.6  
    (二十)国际组织  
    0  
      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基本平稳,商品房销售面积回落。2018年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19家,完成房地产投资额93297万元(占城镇投资额总量的6.9%),比上年同期下降3.7个百分点。商品房施工面积207.41万平方米,增长17.5%;商品房销售面积37.95万平方米,下降7.0%;商品房销售额129822万元,下降10.9%。
      五、交通和旅游
      交通运输境内等级公路里程2494.3公里,其中高等级公路(高速路)143公里。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350万吨,公路货运周转量3450万吨/公里;全年公路客运量620万人,公路客运周转量2950万人/公里。(区交通局提供年报数)
      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01辆。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622万人。年末实有出租汽车319辆。
      旅游事业重点景区和乡村旅游业持续发展,旅游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,旅游收入保持较快增长。全年累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89.7万人次,增长21.7%;旅游总收入44.2亿元,增长25.1%。
      六、商业贸易和市场价格
      商业贸易2018年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7家,当年纳新3家。其中批零企业36家,当年新增纳统企业3家;住餐企业11家,与上年保持稳定。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531万元,增长10.9%。
      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稳步增长,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回升良好。2018年批发、零售业销售额分别为924755万元、365587万元,分别增长4.0%、12.1%;住宿、餐饮业营业额分别为17914万元、110677万元,分别增长11.2%、14.3%。
    物价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.0%。其中:食品价格上涨0.5%,衣着价格下降0.6%,居住价格上涨4.3%。各类价格指数如下(以上年价格为100):
    2018年各类价格指数  
    类  别  
    指数(%)  
    一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
    102.0   
    1、食品烟酒  
    100.5  
    2、衣着  
    99.4  
    3、居住  
    104.3  
    4、生活用品及服务  
    100.0  
    5、交通和通讯信  
    101.3  
    6、教育文化和娱乐  
    102.6  
    7、医疗保健  
    105.8  
    8、其他用品和服务  
    100.5  
    二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 
    101.3  
      七、财政、金融业
      财政收支全区财政总收入6.8亿元,同口径增长8.0%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085万元,同口径增长6.5%;税收收入26043万元,增长15.5%。地方财政支出366900万元,增长20.3%,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832万元,下降5.2%;教育事业费支出72528万元,增长6.2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717万元,增长115.5%;农林水事务支出76109万元,增长44.6%;科学技术支出371万元,下降53.6%;医疗卫生支出48741万元,增长11.3%;节能环保11191万元,下降35.4%;城乡社区事务9755万元,下降68.5%;文化体育传媒支出5514万元,下降9.3%。
      金融信贷辖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36375万元,增长10.7%。其中:住户存款2234311万元,增长10.6%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98732万元,增长3.1%。其中短期贷款471212万元,下降14.9%;中长期贷款1453748万元,增长13.2%,票据融资73770万元,下降26.1%。
      八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      教育事业各类学校在校学生73144人。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986人,增长0.4%;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009人,同比下降26.4%;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7352人,同比增长15.1%;小学在校学生33797人,较上年同期上升6.5%。中等职业专任教师126人,同比减少4人。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764人,同比增加76人。小学专任教师1905人,同比增加36人。
     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率继续提高。2018年全区小学138所,比上年减少8所,同比下降5.5个百分点。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%,其中女童入学率100%。小学毕业升学率100%;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%,初中毕业生人数3766人,同比减少499人;初中毕业升学率98.3%,比上年提高0.4个百分点。高中升学率97.0%,与上年同期持平;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%,比上年同期提高一个百分点。
      科学技术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10家,全年科技研发投入11041.6万元,完成专利申请420项,专利受权228项,其中1项获奖。实施科技成果专项2个,累计签订技术交易合同5项,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2360万元。
      九、卫生、文化
      医疗卫生卫生条件日益完善。2018年全区各类医院45家,市直医院7家。辖区病床床位数4131张,每万人拥有床位73.71张,比上年同期增加2.34张/万人。全区卫生技术人员4469人,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(助理)医师1450人,注册护士2018人。防疫人员256人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.75‰,其中婴儿死亡率1.54‰,下降0.55个千分点。产妇住院分娩率100%。农合疗参保人数405732人。
      广播电视广播电视“户户通”工程建设日益加强,2018年广播综合覆盖人口55.8万人,综合覆盖率为98.81%;通有线电视村(居委会)284个,有线电视用户49505户,有线电视入户率38.52%;电视综合覆盖率99.34%,卫星地面接收站12座,其中收转站2个,单收站53364座。
      十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
      环境质量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1天。辖区污水池处理厂2个,全年工业化学需氧排放量4301吨;化学需氧量消减率60%;二氧化硫排放3419吨;二氧化硫消减率25%。
      节能减排2018年,辖区能源消费总量81.97万吨标准煤;单位GDP能耗降低率6.07%。
      安全生产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1起,死亡12人。按事故标识分:依法登记注册单位发生事故8起,死亡3人。其他单位发生事故13起,死亡9人。按行业分:道路运输业发生事故15起,死亡6人;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业发生事故4起,死亡5人;冶金行业发生事故2起,死亡1人。
      十一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      人口状况2018年末,公安户籍总户数198238户,比上年同期187256户增加10982户。户籍总人口人560374(男295888人,占总人口52.8%;女264486人,占总人口47.2%),比2017年末(564767人)减少4393人,下降0.78%。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53517人,非农业人口206857人。
      全年出生人口6323人,出生率11.24‰,比上年下降3.08个千分点。死亡人口3517人,死亡率6.25‰,比上年下降6.69个千分点。人口自然增加率4.99‰,比上年减少3.62个千分点。
      常住人口据1%人口抽样结果,2018年末,辖区常住人口为540542人,比上年同期减少250人。其中城镇人口255136人,比上年同期增加7561人,城镇化率达到47.2%,比上年同期增长1.4个百分点。
      人民生活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35元,比上年同期(22706元)增加1929元,增长8.5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20元,比上年同期(8981元)增加839元,增长9.3%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64元,比上年同期(14023元)增加1341元,增长9.6%。
      社会就业辖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人,失业率控制在2.96%以内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334人,比上年同期(78964人)增加8370人。
      城镇职工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62409人,比上年增长0.2%;其中国有单位35653人,下降10.8%。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分别为3139人和23583人。
      平均人数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60318人,下降0.9%,其中国有单位34767人。
      劳动报酬全区城镇单位全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32378万元,其中国有单位207104万元、集体单位15016万元、其他单位111130万元。
      全区城镇单位全部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55104元,增长13.8%。其中国有单位59569元。
      用电情况全社会用电量160316万千瓦时;其中居民生活用电量25249万千瓦时,工业生产用电量113217万千瓦时(含商洛比亚迪、陕西锌业用电量)。
      公益事业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2.4平方公里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7万立方米/日,供水总量1120万吨,用水量1030万吨,居民家庭用水量645万吨。城区公园绿地面积268.9公顷,城镇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.2平方米。城镇居民天然气用户数40136户,用气人口15.5万人;城镇居民液化气用户数5.28万户。
      社会保障2018年城镇失业保险职工参保人数39694人;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3539人;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85704人。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46864人;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参保人数304196人。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584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2.96%。(系人社局数据)
      全区拥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个,床位38张;社会福利院12个,床位1368张;社会服务设施数85个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,农村低保补助水平不断提高,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“应保尽保”。截止2018年底,城市居民全年保障1557人;农村居民全年保障14622人,“五保”人数2361人。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,实现了城乡医疗救助的全覆盖,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,资金规模不断扩大。
      注:
      1.本公报GDP和部分社会指标为初步统计数。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。
      2、公报中GDP、各产业(行业)增加值、人均生产总值、非公有增加值,绝对数为当年价格;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,
      3.农业相关历史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。
      4、综合、核算、农业、工业和建筑业、固定资产、批零住餐业、劳动报酬等章节数据由专业提供;社会部分相关部门数据源于部门年快报和市、区经济指标考核报表。相关数据与市局反馈数保持一致。
      5、劳动工资数据因上级部门尚未评估,本数据系初步上报数。
      6、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:
      ⑴从2011年开始,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;
      ⑵从2011年开始,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户投资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、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。
      ⑶限额以上企业(单位)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(单位)、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(单位)、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(单位)。

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客服中心
    关闭
    在线时间:
    周一~周五
    9:00-18:00
    联系电话:
    010-63691786
    在线咨询
    客服中心

    Powered by quyushuju X3.4 Licensed© 2008-2018 quyushuju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