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查看: 109|回复: 0

[安徽] 2024年巢湖市政府工作报告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奋斗
    前天 21:37
  • 签到天数: 749 天

    [LV.9]以坛为家II

    1万

    主题

    1万

    帖子

    15万

    积分

    版主

    Rank: 7Rank: 7Rank: 7

    积分
    151412
    发表于 2024-5-15 15:50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2024年巢湖市政府工作报告
    ——  2024年1月4日在巢湖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
    巢湖市人民政府市长  汪功胜
    各位代表:
    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    一、2023年工作回顾
   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在合肥市委、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市人大、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紧扣“工业立市”战略,克难奋进、砥砺前行,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、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。地区生产总值571.5亿元,增长6.1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.7亿元,增长5.7%;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.9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.9%;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8206元、30543元,分别增长6.1%、8.2%。位列“2023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”第38位、“2023赛迪中部百强县”第32位。连续三年入选“绿色发展”“投资潜力”“科技创新”全国百强县。
    (一)聚焦拓增量、提质量,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。一年来,我们以奋斗者的姿态打好“工业立市”三年行动决胜战,工业经济向更高水平、更高质量、更高层次迈进。招大引强成果丰硕。综合运用以商招商、委托招商、资本招商等形式,攻坚招引产业链供应链龙头和节点企业,皖维年产300万套汽车玻璃、宝玛克科技镁挤压、松原安全系统部件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。成功举办全国镁行业大会年会、“创投城市计划”项目路演等招商推介,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,其中汽车零部件项目18个、10亿元以上项目6个,创历史最好成绩。工业经济量质齐升。皖维聚乙烯醇新材料产业基地、富诚汽车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,金鸿电缆、云海铝挤压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,云海三期、常捷一体化压铸等14个项目加快推进,工业投资增长11.4%。实施技改项目35个,技改投资增长17.1%。新增合肥市级智能工厂2家、数字化车间12家、工业设计中心4家、企业技术中心5家。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15家,皖维高新入选创建“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”。晶润光电、富煌建设入选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,云海镁业、富煌建设入选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综合百强。科技创新势头强劲。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19位、前进25位,是进步位次最大的县(市)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,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60家。技术合同登记额13.82亿元,登记科技成果292项,就地转化112项,科技成果转化成立企业11家。皖维高新获批首批省级产业创新研究院,中材、菲力克斯认定为首批省级企业研发中心。富煌集团、工布智造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。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73件、增长27.2%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.82件。
    各位代表!“工业立市”三年行动以来,累计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7个,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3个;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,总数达184家,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.8%;净增战新企业16家,总数达40家,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8.8%,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4.9%;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6家,总数达153家,增长168%;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新增4家,实现“零”的突破;培育产值超10亿元工业企业10家,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新增挂牌企业84家,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较2020年提高49.4个百分点,工业经济催生了发展动能、夯实了发展后劲,已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“脊梁”!
    (二)聚焦激活力、添动力,发展环境厚植新优势。一年来,我们以改革者的气魄打造“六最”营商环境,“有效市场”“有为政府”更好结合。营商环境蓄势赋能。“放管服”改革持续深化,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1.9个工作日,行政许可类事项全程网办。净增市场主体5913家,增长13.6%。开展“优环境、促发展”活动,营商环境获评合肥市优秀等次。累计减税降费11.04亿元,发放政银担、税融通等政策性贷款47.16亿元,“信易贷”平台授信92亿元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61.6亿元,增长17.6%。服务企业开展招聘645场,达成就业意向1.08万人,为企服务满意度稳居合肥市前列。新增四板挂牌企业10家,其中省“专精特新板”挂牌企业2家。培育二级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22家。发行专项债券项目10个,债券额度14.03亿元。供应工业用地25宗2084亩,其中“标准地”9宗661亩。重点改革蹄疾步稳。协同高效实施重点改革73项。深化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,规上企业亩均营收、税收分别达261.6万元、17.7万元,分别增长9.1%、11.3%,皖维高新跻身“全省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”。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,更多企业“拿地即开工”。依法处置批而未供土地5690亩、低效闲置土地3926亩。推进政府公物仓建设,处理闲置资产1.05亿元,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.9亿元。居巢经开区完成调区和主导产业变更。对外开放焕发生机。S30铜商高速、S90芜合高速肥东支线、S18宁合高速等项目稳步推进,G42S岳武高速东延段建成通车,合肥港巢城港区二期竣工,外联内畅的交通格局加速形成。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深度参与合肥都市圈建设,开放合作质效不断提升。累计认定E类以上高层次人才207名。支持企业“走出去”,参加进博会、广交会、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展会,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16家,完成外贸进出口5亿美元。
    (三)聚焦提质感、增美感,城市品质焕发新气象。一年来,我们以经营者的理念建设城市,坚持“三生”融合树形象、提品质,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巩固提升。宜居品质日益彰显。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,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。滚动实施大建设项目137个,完成投资48亿元。完成征地5327.9亩、房屋征收25.9万平方米。建成交付安置房9258套,5433户喜迁新居。棚户区改造建成3698套,房屋销售面积70万平方米。治理违建9.34万平方米。建成和美小区4个,城市居民小区业委会(物管会)组建率87%。映月湾装配式住宅小区获“中国钢结构金奖”。城市活力有效激发。服务业增加值301.7亿元,增长4.2%。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8家,总数达86家,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39.2%。净增限上商贸企业11家,“徽动消费”拉动消费近亿元。新增电商经营主体175个,网络零售额21.1亿元,增长14.9%。博物馆、龟山夕照等19个打卡点新晋“网红打卡点”,成功举办合肥柘皋夏至民俗文化旅游、环巢湖自行车赛等活动,全年接待游客1020.9万人次。生态环境更加优美。PM2.5、臭氧平均浓度“双下降”,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4.1%。落实河湖长制,健全蓝藻防控体系,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,石茨河创成省级幸福河湖,巢湖水质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。启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危废利用处置率100%。城市绿化覆盖率42.6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.8平方米。兆河生态清洁小流域、蒋家河流域等5个“山水工程”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二期项目基本完工。修复废弃矿山193.3公顷,钱家山、芦塘石灰岩矿入选国家绿色矿山。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。解决“家门口”生态环境问题763个,历次中央及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序时整改销号。
    (四)聚焦锻长板、补短板,乡村振兴书写新篇章。一年来,我们以开拓者的精神深耕“三农”责任田,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,一幅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画卷徐徐展开。现代农业提质扩量。守牢粮食安全责任,新建高标准农田3.4万亩,新增耕地2570亩,粮食总产量40万吨,再创新高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86%,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337家,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11家,农产品加工产值57.2亿元。新认证绿色食品、有机农产品15个,“巢湖大米”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。新增国家级生态农场1家、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家、生态农场3家。乡村建设提档升级。实施“千村引领、万村升级”工程,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个,整治提升较大自然村106个。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、养护工程129公里。中垾联圩堤防加固工程全面启动,下汤灌区、落沈圩、小型水库改造提升工程如期竣工。半岛花溪上榜“长三角精品露营地”,烔炀镇南湖方村入选省级精品主题村。县级以上文明镇、文明村分别达100%、79.6%。强村富民提速增效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16个出列村集体收入增长24.7%,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增长15.9%。农村土地流转70.8万亩,流转率69%,300亩以上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77%,烔炀镇唐嘴村入选省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,高质量集体经济强村100%,“百万元村”达40个。
    (五)聚焦惠民生、暖民心,美好生活展现新图景。一年来,我们以服务者的情怀普惠民生,用心用情办实事,广大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民生保障更加有力。全面完成9项暖民心行动、41项民生实事年度任务。城镇新增就业2.3万人,新建(改造)文明菜市20个。新增幼儿托位550个,新建运营老年食堂(助餐点)25个,烔炀镇中李村入选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。社会保险扩面征缴,发放城乡低保、特困供养等救助资金2.03亿元,惠及困难群体2.2万人。城市公益性公墓建成投用。长江供水工程全线贯通,合巢产业新城供水工程建成通水,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新增受益人口5.6万人。公共服务更加均衡。新改扩建中小学、幼儿园5所,巢城中学正式招生。入选合肥市新优质学校6所、五育融合和特色实验学校3所,巢湖一中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。全省县(市、区)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督导考核获优秀等次。市中医院开工建设,合肥八院门急诊楼竣工验收,建成柘皋、烔炀、槐林急救分站。紧密型医共体中心药房投入运行。全市65岁以上老人体检率94%。完成冯玉祥旧居布展提升。图书馆上榜全国公共图书馆一级馆,博物馆获评全省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。社会治理更加有序。开展“六情”大走访,初信初访化解率98.5%,中央信联办、省信访局交办积案全部化解。12345热线办结群众诉求3.4万件,满意率99.8%。道路交通、燃气、自建房等领域专项治理纵深推进,安全生产事故数、亡人数分别下降36.8%、40%。镇街社工站实现全覆盖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获评全省百家优秀服务中心。巩固扫黑除恶斗争成果,重拳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,四类可防性案件下降37.9%。开展“八五”普法,51个村(社区)入选“合肥市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。扎实推进“五经普”,全面摸清家底。民族、宗教、审计、外事、档案、物价、气象、保密工作实现新提升,科协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女儿童、红十字会、老年人、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进步。
    (六)聚焦转作风、优政风,政府建设得到新加强。一年来,我们以实干者的担当勤勉履职,坚守初心不褪色、踔厉奋发不停歇、自我革命不懈怠,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更加鲜明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切实做到以学铸魂、以学增智、以学正风、以学促干。自觉接受省委巡视监督,即知即改、立行立改短板弱项。把法治建设贯穿到底。落实“三重一大”事项集体决策,完善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机制。强化府院、府检联动,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。办理行政复议案140件,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%。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,自觉接受人大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,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26件、政协提案249件。公开政府信息4.6万条。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。践行“四下基层”优良传统,深入一线访民情、解难题、办实事、求实效。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政府文件、督查考核分别减少4.3%、8.3%,“三公”经费下降19.7%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营造“忠专实”“勤正廉”的干事氛围,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成为鲜明标识。
    各位代表!
    奋斗伴随艰辛,收获凝结汗水。一年来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点成绩,都是拼出来、干出来、奋斗出来的!成绩来之不易,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、科学指引的结果,是合肥市委、市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、智慧引领的结果,是市人大、市政协有效监督、鼎力支持的结果,是全市人民携手奋斗、同心拼搏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全市人民,向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各人民团体,向驻巢单位、解放军指战员、政法公安干警、消防救援指战员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巢湖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,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    常怀忧患之思,方能行稳致远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。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,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不够,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,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。引领性重大项目、头部企业偏少,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不足,园区集聚度、贡献度还需提高。对标高品质生活需要,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升,社会治理和风险防范化解还有薄弱环节,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期待尚有差距,共同富裕任重道远。对标高效能治理目标,营商环境、政务服务仍需持续优化,部分干部产业感知、政策把握、难题破解水平不高,担当精神、服务能力、工作本领还需增强。知不足而后进,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以不变的奋斗应对多变的局面,以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。
    二、2024年工作安排
   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关键一年,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。纵观形势,我们有挑战但更有机遇。国内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,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、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,我省“七个强省”建设提供良好机遇和广阔空间,只要我们在更高层次上把握政策红利、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资源要素,顺势而为、乘势而上,就一定能赢得发展主动权!面对竞争,我们有压力但更有动力。县域“百舸争流”“千帆竞发”的比拼成为常态,巢湖新一轮发展天时已至、地利已成、人和已聚,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不甘平庸、不甘人后的拼搏状态,深度激发永不懈怠、永攀高峰的比拼姿态,激情上进、携手共进,就一定能书写更多精彩华章。
    2024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,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,深度推进与安巢经开区一体化发展,坚定实施“工业立市”战略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增进民生福祉,保持社会稳定,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地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地和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城市,谱写现代化美好巢湖建设新篇章。
   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.0%左右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.0%左右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.0%左右;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%以上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.0%左右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;节能减排完成省和合肥市下达任务。
   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,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:
    (一)坚持与安巢一体化发展,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开创共兴局面。扎实推进巢湖市与安巢经开区一体化发展,在多领域开展变革性实践,取得标志性成果,形成“1+1>2”效应。
    产业发展一体化联动。推动重点产业链协同融合,构筑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。建立“一盘棋”招商机制,畅通项目信息互通、线索互享渠道,组织开展常态化联合招商。支持安巢经开区做大做强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医药、新文旅“四新”产业,打造电池材料-电池结构件-汽车零部件产业链,加快发展光伏产业,培育膜材料、半导体陶瓷材料、碳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,壮大生物医药产业,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共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。高水平建设合巢产业新城,在项目引进、审批、用地等环节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鼓励引导优质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。规划建设一体化布局。优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加强产业发展、科技创新、城镇体系、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衔接,促进人口、产业、资源要素集聚。统筹交通路网、市政设施、生态保护、园区配套等项目谋划建设,支持安巢经开区实施亚父路、广源大道东延、半汤大道改造、新城丽景安置房等项目建设。公共服务一体化共享。主动承接安巢经开区社会事务,助力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。统一公共政策标准,促进服务融通、信息联通、要素流通。整合机构资源、服务资源、要素资源,在教育医疗、文化设施、社会救助等方面构建更加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,更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。
    (二)坚持工业立市,努力在更高层次上夯实产业基础。实施“千亿工业”三年攻坚行动,外引与内育并进,质量与效益并重,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。
    以招大引强“壮根基”。坚持并完善市级领导“挂帅”、镇街部门全面参与的全员招商机制,健全调度、通报、考核机制,进一步招大引强、招新引优。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,融合运用产业链招商、以商招商、资本招商、科技招商等打法战法,充分利用在外乡贤、合作企业、招商顾问等优质资源,招“顶天立地”引领性大项目,引“铺天盖地”配套类好项目。强化“一项目一专班”服务,提高招商履约率、项目开工率和达产率。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以上,其中10亿元以上不少于5个。以产业集聚“促赋能”。围绕“4+3+X”产业体系,深化产业链“链长制”,强龙头、补链条、聚集群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,借势合肥市打造“三基地六园区”,依托产业链上40家企业优势打造产业集群,加快推进常捷一体化压铸、松原汽车等项目,实现产值60亿元以上。高性能轻合金产业,发展壮大云海镁业、宝玛克科技等“链主”企业,大力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,新开工八达镁合金、镁铝模板二期等项目,创建镁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,以皖维高新、皕盛新材料等为龙头,扩大细分领域优势,推进汽车级PVB胶片等项目,力争产值达60亿元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,支持欧菲光电、欧菲智能车联与手机、汽车品牌商产供对接,提升关键配套部件核心优势,实现产值突破100亿元。高端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新型建材三大产业,走高质量发展之路,提升产业集群贡献度,力争产值达100亿元。大力培育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、3D打印等新兴产业。健全“个转企”“小升规”培育机制,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。战新企业新增8家以上,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2%以上。实施技改项目25个以上,技改投资增长10%以上。以园区建设“强支撑”。居巢经开区提升“一区多园”融合发展水平,持续增强经济密度、产业高度、创新浓度,力争晋级省级开发区前30强。提速合肥巢湖化工园区扩区进程,推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、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园、新材料产业园建设,拓展园区承载力。开展闲置厂房盘活和“僵尸企业”清理,为优质项目留足空间。支持园区与省级母基金、合肥国资平台、优质社会资本合作,组建投放巢湖科转、兴泰租赁等基金,促进高质量发展。打造烔炀智能制造产业基地,高水平推进优质项目招引、基础配套建设,形成经济新增长极。
    (三)坚持扩大内需,努力在更高质量上提升发展质效。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,充分激发有潜能的消费,加速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。
    拓展项目投资新空间。健全项目“三级”调度、“四督四保”机制,统筹推进省市重点项目146个,其中产业项目69个。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、服务围绕项目转,拓宽项目资金来源,研究国家产业政策、投资导向,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。增强土地报批计划性,供应土地2500亩以上。推进能耗指标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。聚焦城市更新、生态环保等领域,谋划熟化一批项目,推动更多项目纳入上级盘子。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,激发民间投资活力。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。开展“徽动消费”行动,稳住汽车、家电、建材等大宗消费,扩大养老、托育、家政等服务消费,新增限上商贸企业7家、规上服务业企业8家。丰富万达广场、人民路商业街等商圈业态,策划消费季、美食节等活动,推动消费回暖。发展“夜间经济”,打造1-2个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。壮大直播经济,完成网络销售额20亿元以上。大力发展冷链物流、智慧物流。加强预期引导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。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。聚合旅游资源,打造统战教育、国家安全和红色教育、运动休闲旅游、温泉休闲度假“四大基地”,提升姥山岛、东庵森林公园等景区和大岭白云安、厵村等民宿品质,建设烔炀镇南湖方村、庙岗镇尖山村等旅游村。开发民歌研学、房车露营、休闲康养等旅游新业态,举办柘皋夏至节等特色文旅活动,让“网红”成“长红”,把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,力争接待游客1080万人次以上。
    (四)坚持改革开放,努力在更高效率上激发内生动力。持之以恒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,推动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。
    增强营商环境竞争力。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,推动更多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,擦亮“六最”营商环境品牌,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左右。坚持顶格服务企业,优化包联走访机制,持续提升诉求办结率和满意度。高效落实惠企减负政策,“一企一策”助企供需对接、降本增效。系统集成“放管服”改革,拓展“全程代办”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服务,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。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,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,力争新增贷款100亿元。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让企业放心投资、舒心发展。释放重点改革驱动力。深化“标准地”改革,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200亩,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00亩以上,工业用地“拿地即开工”。开展“亩均论英雄”评价,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、营收“双增长”。支持国有企业做大资产规模、做优信用等级,推进薪酬绩效挂钩评价机制,促进实体化、市场化、效益化转型发展。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,推进重点企业梯队上市挂牌。实施建筑业培育工程,鼓励支持联合体投标,建筑业产值增长5%。扩大开放合作引领力。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、消费链接、资源共享。深度链接合肥都市圈发展体系,推动三次产业精准嵌入产业链、供应链,更好参与协作分工。拓展开放通道,服务保障S90芜合高速肥东支线、S18宁合高速、S30铜商高速等项目建设,紧密对接推进合巢市域铁路前期工作。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,支持跨境电商发展,新增进出口企业10家以上,推动外向型经济迈上新台阶。
    (五)坚持科教赋能,努力在更高目标上增创竞争优势。坚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“三位一体”统筹推进,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
    提高科技创新能级。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,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、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,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。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,引导企业参与科研攻关“揭榜挂帅”,科技成果登记150项以上,就地转化科技成果80项以上。推动组建镁基新材料新型研发机构,支持云海镁业建立中试基地。紧抓科大硅谷拓展至中科智城机遇,鼓励股权投资、创业投资发展,创建中科智城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00件以上。打造人才集聚洼地。突出平台引才、产业聚才,实施“311人才工程”,柔性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术人才、创新团队。建强人才服务队伍,完善人才信息库,招引高校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来巢创新创业。健全市领导联系专家人才制度,推进人才公寓配售,优化教育医疗等服务,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。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,普惠园占比90%以上。深化集团化办学,扩大优质学位供给。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化发展、职业教育融合发展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。加快职教中心、四中高中部等新建扩建工程。巩固“双减”成果,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,弘扬尊师重教风尚,让“学在巢湖”名片更加闪亮。
    (六)坚持三农优先,努力在更高起点上促进乡村振兴。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村增色、农民增收,让乡村成为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的幸福家园。
    夯实“农业强”的基础。扛稳粮食安全责任,落实耕地保护制度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基本农田“非粮化”,建设高标准农田9.8万亩,保持粮食播种面积、产量稳定增长。做好“头尾经济”文章,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有机食品、休闲食品,打造“一镇一业”特色产业。培育稻米、茶叶、水产等特色农产品,新增“两品一标”农产品2个。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,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6%以上。绘就“农村美”的画卷。实施“千村引领、万村升级”工程,村庄规划“应编尽编”,建设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2个。改厕877户,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%。完成农村公路新建和养护工程136公里。续建“三达标一美丽”水利项目。推进巢西北片、巢南片供水管网建设。拓宽“农民富”的路径。实施衔接资金项目10个以上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个,培训高素质农民260人以上。推进村企联建,联建村比例达80%。发展农村电商,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增长6%以上。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。深化“三变”改革,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,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村占比达40%。
    (七)坚持建管并重,努力在更高品质上彰显城市魅力。统筹推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,擦亮全国文明城市“金字招牌”。
    优化空间布局。科学编制区域性规划及控制性详规,统筹布局城市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。优化半岛区域总体发展规划,加速融入滨湖科学城一体化规划建设。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,完成土地收储3000亩以上,有序推进经营性用地上市。启动铜商高速二期等9个地块18.69万平方米房屋征收。提升功能品质。开展城市更新行动,改造老旧小区约12万平方米,建成棚户区改造项目约51万平方米。竣工安置房4865套72.65万平方米。新增绿地15.9万平方米。完成烔炀大道(涉铁)、黄麓镇健康路、纬四路等市政道路项目。推进三水厂二期扩建工程,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。加强精细管理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促进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。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,规范管理农贸市场、老旧小区、主次干道,常态开展环境卫生、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行动。推动城乡一体化保洁、城市绿化和公园管理一体化运维。创建“皖美红色物业”,提升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水平。
    (八)坚持绿色发展,努力在更高标准上厚植生态底色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让“最好名片”绽放绚丽光彩。
    守护“蓝天碧水净土”。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,提升空气优良天数比例。实施国省考断面“一河一策”,确保水质稳定达标。深化镇政府驻地污水治理,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效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,增强危废固废管理处置能力,创建“无废城市”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,常态化开展“大起底”“回头看”,严防问题反弹。展现“生态靓丽颜值”。加快推进柘皋河流域治理、抱书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等环巢湖治理项目。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,完成营造林1.55万亩。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,加快建设绿色矿山。探索湿地可持续利用,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。巩固禁捕退捕成果。推动“绿色低碳转型”。有序淘汰落后产能,推动节能降碳改造,推进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。培育壮大绿色新产业新业态,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、创建绿色工厂。建设节约型机关、绿色学校、绿色社区,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。
    (九)坚持发展为民,努力在更高程度上提升幸福质感。践行人民至上理念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把群众天天有感的事一件一件办好,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、满意度。
  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。高质量实施暖民心行动、重点民生实事。坚持就业优先,做好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,城镇新增就业6500人以上。推进全民参保计划,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。健全社会救助体系,及时拨付救助资金。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新建1个养老服务综合体,新增托位980个以上。推进健康巢湖建设。实施“千医下乡”工程,建设紧密型医共体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。加快市中医院建设,提升中医馆及中医阁服务内涵。完善院前急救体系,推进镇级急救分站建设。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,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。推行医保异地就医结算,深化DRG付费方式改革。繁荣文化体育事业。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打造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。深化“书香巢湖”全民阅读,建好用好“15分钟阅读圈”。开展文化惠民活动,支持文艺工作者推出更多精品力作,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。推动文昌阁布展开放。有序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,扩大巢湖民歌等非遗影响力。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,精心办好各类文体赛事。
    (十)坚持底线思维,努力在更高要求上筑牢安全基石。统筹发展和安全,保持“风险无处不在”的警觉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换来“处处让人放心”的安全感。
    筑牢安全发展之基。落实“三管三必须”要求,深化道路交通、消防、建筑施工等领域专项治理,安全隐患即知即改、动态清零,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。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,做好地质灾害防治、防汛抗旱、森林防火等防灾减灾工作。健全食药安全保障体系,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。紧绷风险防范之弦。稳妥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,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。开展根治欠薪行动,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。加强新业态新领域监管,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安全。健全经济运行监测机制,高质量完成“五经普”任务。提升社会治理之效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开展“六情”大走访,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、多元化解。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,集中化解重点领域信访积案,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,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。健全“民声回应”工作机制,做到民有所呼、必有所应。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“打早除小”工作,深化自然资源、网络空间等领域整治。加强退役军人事务及双拥共建工作。全域推广“四事四权”工作法,落实“五社联动”机制,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。
    三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    各位代表!打铁必须自身硬。我们将牢记“三个务必”,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建设人民满意政府。
    —— 政治力催生引领力,让忠诚忠实成为品格。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,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,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。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各项工作部署,始终做到与市委思想同心、目标同向、行动同步,坚决做到市委决策、政府落实。
    —— 公信力决定影响力,让依法依规成为遵循。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营造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。健全重大事项决策规则,规范决策行为。深化府院、府检联动,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,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%。自觉接受人大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、舆论监督,广泛听取意见建议,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。
    —— 创新力培塑竞争力,让求新求变成为风尚。发扬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,变“路径依赖”为“模式创新”,变“事事找惯例”为“大胆创先例”。坚持市场逻辑谋事、资本力量干事、平台思维成事,推动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载体不断涌现,谋求高质量发展新突破。深化数字政府建设,增强政府工作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。旗帜鲜明为创新者鼓劲、为实干者撑腰,让干部敢为、地方敢闯、企业敢干、群众敢首创蔚然成风。
    —— 执行力涵养生命力,让担当担责成为共识。满怀创业激情,保持昂扬状态、奋进姿态,形成镇街比贡献、部门比服务、干部比实绩的生动局面。贯彻“六破六立”,落实“五大”要求,提振争先进位精气神,与强者比、同好的赛、向高处攀,争取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,以一域争光为全局增彩。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、专班制,构建“有部署、有督查、有结果”的工作闭环,切实做到说一件、办一件、成一件。
    —— 约束力提升廉洁力,让从严从实成为自觉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,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,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坚持不懈纠“四风”树新风,持续推动精文减会,巩固基层减负成果。带头过紧日子、习惯过紧日子,严控一般性支出和“三公”经费支出,把有限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、民生急需处。自觉遵守廉洁从政规定,营造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、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。
    各位代表!
    历史画卷,在砥砺前行中铺展;时代华章,在接续奋斗中书写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在合肥市委、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以奋楫争先的闯劲、披荆斩棘的拼劲、滴水穿石的韧劲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只争朝夕、不负韶华,为加快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地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地和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城市而团结奋斗!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客服中心
    关闭
    在线时间:
    周一~周五
    9:00-18:00
    联系电话:
    010-63691786
    在线咨询
    客服中心

    Powered by quyushuju X3.4 Licensed© 2008-2018 quyushuju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